(三)探索多样化补偿方式。支持生态功能重要地区开展生态环保教育培训,引导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扩大绿色产品生产。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项目试点。鼓励地方将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工程与生态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完善居民参与方式,建立持续性惠益分享机制。建立健全自然?;さ乜刂魄韵钅刻匦砭芾碇贫?。探索危险废物跨区域转移处置补偿机制。
五、完善相关领域配套措施,增强改革协同
加快相关领域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为深化生态?;げ钩ブ贫雀母锾峁└涌煽康姆ㄖ伪U?、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撑。
(一)加快推进法治建设。落实环境?;し?、长江保护法以及水、森林、草原、海洋、渔业等方面法律法规。加快研究制定生态?;げ钩ヌ趵魅飞芤嬲吆蜕;ふ呷ɡ逦窆叵???股;げ钩?、重要流域及其他生态功能区相关法律法规立法研究,加快黄河?;ち⒎ń?。鼓励和指导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生态?;げ钩ハ喙胤ü婀嬲禄蚬娣缎晕募?。加强执法检查,营造依法履行生态?;ひ逦竦姆ㄖ畏瘴А?/p>
(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快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开展自然资源分等定级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健全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优化全国重要水体、重点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等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点位布局,提升自动监测预警能力,加快完善生态?;げ钩ゼ嗖庵С盘逑?,推动开展全国生态质量监测评估。建立生态?;げ钩ネ臣浦副晏逑岛托畔⒎⒉贾贫取?/p>
(三)发挥财税政策调节功能。发挥资源税、环境?;に暗壬肪潮;は喙厮胺岩约巴恋?、矿产、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制度的调节作用。继续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落实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建设等相关领域的税收优惠政策。逐步探索对预算支出开展生态环保方面的评估。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建立绿色采购引导机制,加大绿色产品采购力度,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建材、绿色建筑发展。
(四)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建立占用补偿、损害赔偿与?;げ钩バ平纳肪潮;せ?。建立健全依法建设占用各类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补偿制度。逐步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绿色产品认证及标识体系,健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建立和完善绿色电力生产、消费证书制度。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ぶ卮蠊こ?。有效防控野生动物造成的危害,依法对因法律规定?;さ囊吧镌斐傻娜嗽鄙送?、农作物或其他财产损失开展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平;?、环境治理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生态?;げ钩ビ泄丶际醴椒ǖ攘涎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