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聚焦重要生态环境要素,完善分类补偿制度
健全以生态环境要素为实施对象的分类补偿制度,综合考虑生态保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生态?;こ尚У纫蛩厝范ú钩ニ?,对不同要素的生态?;こ杀居枰允识炔钩ァ?/p>
(一)建立健全分类补偿制度。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确保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落实到位。针对江河源头、重要水源地、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蓄滞洪区、受损河湖等重点区域开展水流生态?;げ钩?。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对公益林实施差异化补偿。完善天然林?;ぶ贫?,加强天然林资源?;す芾?。完善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实现国家重要湿地(含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生态治理补贴制度。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因地制宜推广保护性耕作,健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落实好草原生态?;げ菇闭?。研究将退化和沙化草原列入禁牧范围。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和因?;ど灰丝⒗玫牧郴恋匾婪ㄊ凳┓饨;?,健全沙化土地生态?;げ钩ブ贫取Q芯拷⒔I;げ钩ブ贫?。
(二)逐步探索统筹保护模式。生态?;さ厍诘卣诒U隙陨肪骋叵喙厝ɡ说姆掷嗖钩フ呗涫档轿坏那疤嵯?,结合生态空间中并存的多元生态环境要素系统谋划,依法稳步推进不同渠道生态?;げ钩プ式鹜吵锸褂茫粤榛钣行У姆绞揭惶寤平;げ钩スぷ鳎岣呱;ふ逍б?。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避免重复补偿。
三、围绕国家生态安全重点,健全综合补偿制度
坚持生态?;げ钩チΧ扔氩普芰ο嗥ヅ?、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衔接,按照生态空间功能,实施纵横结合的综合补偿制度,促进生态受益地区与?;さ厍婀蚕?。
(一)加大纵向补偿力度。结合中央财力状况逐步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规模。中央预算内投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予以倾斜。继续对生态脆弱脱贫地区给予生态保护补偿,保持对原深度贫困地区支持力度不减。各省级政府要加大生态?;げ钩プ式鹜度肓Χ龋虻刂埔顺鎏ㄉ;げ钩ヒ夹哉吆图だ际胧鞫〖兑韵碌胤秸?,加强生态?;?,促进绿色发展。
(二)突出纵向补偿重点。对青藏高原、南水北调水源地等生态功能重要性突出地区,在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测算中通过提高转移支付系数、加计生态环保支出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其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居于同等财力水平地区前列。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さ靥逑瞪;げ钩セ?,根据自然保护地规模和管护成效加大?;げ钩チΧ?。各省级政府要将生态功能重要地区全面纳入省级对下生态?;げ钩プ浦Ц斗段?。